2014年的经营计划中仍将扩大行业渗透率放在首位,并提出适当加快扩张速度,拟新增3-5家实验室,针对不同区域的竞争环境和资源条件,灵活采用新建、整合合作伙伴资源或整合区域检验资源等方式进入。

相关评论绿色杀虫剂研发还需加把劲农业部农药检定所高级农艺师曹兵伟:2013年我国共出口158种杀虫剂农药品种,其中出口金额超过1亿美元的大宗品种有6个,分别为:吡虫啉、乙酰甲胺磷、毒死蜱、灭多威、氟虫腈、高效氯氟氰菊酯。杀虫剂的发展是从无机和植物源杀虫剂开始的,之后是有机氯杀虫剂、有机磷杀虫剂、菊酯类杀虫剂、杂环化合物。

丝绸之路成中国清洁能源长廊

对此,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研究员张友军也表示,我国蔬菜虫害逐渐加重。作为全球第一农药生产和使用大国,目前我国有2400多家农药生产企业,生产的原药品种达到600多种,农药产量已达300万吨(折原药),产值超过2600亿元,农药行业为保障粮食安全、农业的稳定增产发挥了保驾护航作用。湖南海利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一位高管坦言,与国外先进企业相比,我国农药企业在设备和技术上至少落后30年,而更为棘手的是,经过多年连续施用,我国一些杀虫剂已经面临害虫抗药性的严重挑战,抗性发展速度甚至已经超过了新药剂开发的速度,这应当引起行业足够的重视。但由于国内企业生产和使用的农药品种多以乳油、可湿性粉剂等传统剂型为主,行业存在大量使用有机溶剂、粉尘飘移、分散性差等局限性,有效利用率普遍偏低。有咨询公司研究预测,2017年全球生物农药的市值将达32亿美元。

全国农技中心研究员李永平表示,虽然国内生物农药已经得到广泛应用,但像阿维菌素等生物杀虫剂的使用面积却很小,其中主要原因是生物农药使用成本较高,对环境的要求相对苛刻,药效表现慢,导致推广难。沈阳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教授宋玉泉表示,随着人们对环境安全的关注度日益提高,绿色化将成为行业发展的主要方向。达安基因董事长何蕴韶便透露,公司将利用技术优势进入大医院的基因测序,同时通过公司独立实验室配合国家基础医疗发展,壮大企业基因检测业务。

过去3年中,中国接受产前无创检测的孕妇已超过20万人,而在此次两部委叫停项目中,唐氏综合症筛查也在叫停之列。我们相信,这会使二代测序能够进入到更广泛的应用市场,给普通人的生活、健康及农产品品质带来更好的改进。然而,业内也有种种声音保持理性的观望态度。然而,基因测序要在中国快速、精准地复制出在美国的成功模式,似还需要破解几大难题。

通过基因组测序,能够指导用药选择,进行预防性的健康管理,并能帮助医生更深入地洞察易感性与不同症状背后的深层原因。5月13日,基因测序概念股集体大涨。

丝绸之路成中国清洁能源长廊

上述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严控基因检测的目的更多是在于规范行业,降低风险。此外,有关部门表示,包括产前基因检测在内的基因测序相关产品和技术,涉及伦理、隐私和人类遗传资源保护、生物安全以及医疗机构开展基因诊断服务技术管理、价格、质量监管等问题。其三,相关临床解读及报告也相当匮乏。类似的客户也包括国内基因领域的领跑者如紫鑫药业、华大基因、达安基因等公司。

政策风险变数未定除技术方面的差距之外,国内基因检测行业的成长还受制于国内政策。无论是海外还是中国,基因测序至今仍属于新兴事物,有关部门对其检测结果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持保留态度。成立于1998年的Illumina,自2000年7月美国纳斯达克上市以来,连续多年保持20%以上的高增长率。也正是这家企业,把控着中国市场大部分基因测序的设备供应与技术支持,享受着寡头垄断的种种特权。

在业内看来,以紫鑫药业为代表的国内药企竞争策略非常明确,即以价格优势为攻击点,试图分割国内基因检测市场。Jay Flatley认为:癌症是未来五年内基因测序增长最快的一个市场。

丝绸之路成中国清洁能源长廊

基因测序难题待解:本土企业夺食国际三巨头 2014-05-22 06:00 · eve 基因测序目前已成为生物产业最受关注的话题。出于保证公众使用基因测序诊断产品的安全、有效,加强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的考量,我国拟加强临床使用基因测序相关产品和技术管理。

尤其是在中国,基因测序所遭遇的政策风险,在一定程度上打乱了国内外各家企业的推进脚步。然而,并非所有人都这么乐观。可以说,Illumina的商业模式代表了这一领域技术商业化的主流,也影响了众多中国合作方的经营模式。这也正是包括中国在内的各国监管部门对于基因测序慎之又慎的原因所在。一些地方同一个检测项目的价格甚至可能相差数千元。在一季度被叫停之前,不少民营医院、体检机构纷纷推出了种类繁多的基因测序项目。

2013年,该公司的总收入14.21亿美元,较上年增长24%。目前,其在亚太区设有生产基地,在中国上海、北京分设两大商业运营分支中心。

正是这家公司在美股市场缔造的股价神话,给了众多中国的后来者们以巨大的期待,望能在这一领域复制掘金之旅。国际寡头垄断定价权如今在中国各级市场被狂热追捧的基因测序,一直与一家美国公司颇有渊源——来自美国圣地亚哥的Illumina(宜曼达)。

千山药剂(300216)涨停,达安基因(002030)涨逾7%,紫鑫药业(002118)涨逾4%,其它概念股也均有不同程度涨幅。其中,Illumina的基因检测设备占全球市场的三分之二以上,其在中国也处于主导地位。

该产品主要是针对人类超大群体基因组测序,每套由十台测序仪构成一整套系统进行打包销售。前述业内人士表示,一些医疗机构正是看到这一服务售价高昂,且专业背景艰深、普通病患较难分辨真伪等特点,迅速介入捞金。不仅如此,对于疾病相关基因中的增加或缺失突变,不同公司给出的结果有三分之二不一致。另一方面,行规空白带来的问题也不可忽视。

记者了解到,如今在中国各大涉及基因测序的公司中,生殖与遗传健康都被视为一项重要业务。技术的发展会使测序的价格不断下降。

该项目研发负责人、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研究员于军就曾向媒体坦言:由于中国的基础工业发展水平仍不足,国产测序仪的关键部件仍需要进口,比如测序仪所用的CCD相机和微流控等关键部件,在中国仍然生产不出来。在已知与疾病相关的基因中,有10%-19%并未得到充分测序,这可能使医生们遗漏这些基因中的有害突变。

对那些已经开展的基因检测项目,则应立即停止。到2007年7月,价格迅速降到1千万美元。

本土企业逆袭:分割国内市场记者获悉,Illumina旗下主打的大型测序机器HiSeq X Ten在中国的购买者名单中,包括知名新药研发公司无锡药明康德,基因组学解决方案提供方北京诺禾致源等企业。这一领域主要是通过对新生儿在出生前遗传病的诊断,来帮助改善新生儿的健康状况,其中推广量最大的就是唐氏综合症无创产前筛查。有基因检测企业的内部人士向记者直言,除特殊遗传疾病的产前筛查外,目前基因测序在其他疾病预测领域的临床运用及推广情况并不理想。由于目前国内基因检测项目暂时还未被纳入临床检测范畴,因而还没有统一的收费标准和检测流程标准。

基因组学就是设法去了解基因组的结构、功能、进化的过程和图谱本身,Illumina全球首席执行官Jay Flatley向记者表示,我们的客户群体分布在不同行业,除传统的医药研发,在农业种苗测序、传染病控制及临床研究等方面也有涉及。20世纪末,生命科学发达的不少欧美国家纷纷看到基因测序的巨大市场前景和临床科学意义。

通过对唐氏等染色体异常疾病情况的无创检查,医务人员可有效减少唐氏新生儿的发生比率。2001年,测序一个人类基因组的成本高达1亿美元。

就在今年3月,权威学术期刊美国医学会杂志就基因测序最新的临床研究,掷出了实际应用中的四大疑问,让外界对于基因检测是否存在泡沫产生了反思。但有别于海外基因检测配备专门学历背景的基因分析师,国内的基因测序从检测到分析乃至定价,各个环节都暂无明确的行业监管标准。